1.不要过分保暖。采用空调取暖的,不能让热风对着婴幼儿吹,并适时开窗通风;采用红外线取暖器取暖的,应在地上洒些水,以保持室内的湿度;如无取暖设备,婴儿的盖被不能太多太重;热水袋要用毛巾包好,放在棉被外面,置于小孩的足底和身体的两侧。
2.不要在婴儿头上罩毛巾或纱巾之类的东西。防止婴儿活动时,毛巾掉落到婴儿的面部而发生缺氧或窒息。
3.提倡母婴分被睡眠,尽量不要母婴同盖一床被或让婴幼儿睡在母亲的腋下,极易形成高热和缺氧的环境。家长应经常看望睡眠中的婴儿,当婴儿哭闹或烦躁不安时,应及时寻找原因。如婴儿面色通红,甚至头上有汗,说明太暖,应及时移去取暖设备,或减少盖被。
4.不要蒙被入睡,更不能含奶头入睡,以防影响呼吸,这容易引起缺氧和窒息。
万一发生了“婴幼儿蒙被综合征”,应立即清除口鼻分泌物,松解衣扣,减少包裹,擦干汗水,迅速送医院救治,切莫掉以轻心,因为缺氧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引起脑组织不可逆转的损害。
这种病主要因为给孩子过度保暖或捂闷过久而引起。在家给孩子盖被过严、过厚;居室内温度过高或在外出时给孩子包裹过多、过紧时均可以发生。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未满月的新生儿尤其多见。一般都发生在寒冷季节,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发病高峰期。患儿多数来自农村。大多数孩子起病前身体健康,少数有咳嗽、流涕、发热、腹泻等感冒或肠道感染症状。新生儿或小婴儿的体表面积相对比成人大,因此,散热也比成人快,如果捂的过久或保暖过度,孩子身体周围的温度会急剧上升,而此时又因包裹太多影响散热而使机体处于高热状态。这时候,人体皮肤上的小血管可出现代偿性扩张,以通过皮肤蒸发也就是出汗和呼吸增快来加速散热,所以孩子会大量出汗,甚至脱水。
高热时机体代谢增快,耗氧量增加,再加上被窝内缺乏新鲜空气,还可导致孩子发生缺氧。由于小婴儿,特别是不满月的新生儿无力挣脱捂热的环境,持续下去病情往往迅速恶化,出现内环境失调和多个器官功能损害或衰竭。一般患儿表现为面色先红后白、哭闹不安、反应迟钝、眼窝凹陷、口唇发青及呼吸急促、费力等。由于受到捂闷后又大量出汗失水,造成脑血流量减少,脑组织缺血缺氧,并可继发脑水肿。严重者脑细胞缺血坏死,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永久性损害,而遗留癫痫、弱智等后遗症。该病起病急、病情重,容易影响心、脑、肾、胃肠道等多个器官,病死率可高达18.33%,后遗症也较多,其中以继发性癫痫最常见,其次还有脑性瘫痪、失明、失语、智能低下等。显然,婴儿捂热综合征完全是人为因素所造成,因后果严重,应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
家长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因为捂热过度突然高热、大汗、尖叫、抽搐、昏迷、呼吸困难时,一定会慌了手脚,不知该怎样处理。这些症状的出现,是由于捂热缺氧造成的,医学上叫“捂热综合征”,也叫“闷热综合征”。这种综合征可出现机体多器官、多系统受累,是儿科的一种急症,必须紧急救治。
降温退热是治疗的基本措施。家长应该首先去除捂热的原因,撤离高温的环境,让孩子尽快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并尽快把孩子送到医院救治。孩子体温很高,要迅速降温。最好采用物理降温法,如用冰垫、温水擦浴等,不要用发汗药,以免出汗过多加重虚脱。
迅速给氧是治疗的必须手段。给氧可以提高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改善机体缺氧症状和呼吸状态。如有脑水肿出现,应该采取高压氧治疗。
除以上治疗措施外,对抽搐的患儿要应用抗惊厥药,如安定、鲁米那、水合氯醛等。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能量合剂和维生素C等药物,以促进脑功能的恢复。同时要注意加强全身支持疗法并保证营养的供给。
应该提醒每一位孩子的家长,对孩子切不要包裹得太紧太厚,保暖过度和缺乏新鲜空气会使孩子发生捂热综合征。这种情况病死率很高,而且即使抢救存活,后遗症也很容易发生。同时也提醒医务人员,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时诊断和处理是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发生的关键。
液体疗法也是抢救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由于患儿高热大汗后使水液大量丢失,会引起脱水和酸中毒,因此必须积极补充水分,纠正酸中毒。应采用静脉补液,补充葡萄糖、生理盐水和碳酸氢钠。
寒冷季节为孩子适当保暖非常重要,但婴儿不宜盖得过度暖和,也不宜给孩子用电热毯,要严防"过热"和"缺氧"这两个导致"蒙被综合征"关键因素的发生。当发现孩子有蒙被情况,身体有大汗,体温又过高时应警惕,可以立即松解衣扣,擦干汗水,减少包裹衣物,用温水洗澡降温等。切忌用退热药退烧,以免出汗过多而引起脱水。病情加剧时要清除口鼻分泌物,防止呼吸不畅而窒息,严重者应即刻送往医院。
夜间不要给孩子盖被太多太厚,更不能蒙被睡觉;带孩子外出时,切勿用被子捂住头脸;母亲不应紧拥孩子,边喂奶边睡觉;孩子伤风感冒,千万不要捂汗,尤其不可蒙头捂汗;孩子穿戴要柔软、宽松、轻便,不能用裹紧的衣服束缚孩子呼吸,做好头部、腹部、脚部几个关键部位的保暖措施,就能让孩子安度冬天。
电话全程免费,可以放心接听!
预约咨询
微信扫一扫
400-080-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