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栀黄禁用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喂药师怎么看
不是本文主要讨论的内容。
一个重要的观点——似乎被认为是茵栀黄口服液的作用原理——茵栀黄导致的大便次数增加(腹泻)利于胆红素的排出[3]。对此观点,喂药师不完全认同。既然2011年的临床研究表明茵栀黄口服液可能有效,那么从现代药物学理论上来讲,茵栀黄里应该有具体的成分和特定的机制降低血清胆红素。喂药师当然不是瞎说的,因为早在2004年已有人做过这样的研究(研究方法前沿、投的杂志靠谱)。
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曾用转基因小鼠研究了茵栀黄的降胆红素机制,他们发现CAR(一种核受体)介导的系列效应可能是茵栀黄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机制;同时发现,中药茵陈(茵栀黄的主要成分)里的一种香豆素(6,7-Dimethylesculetin,又叫Scoparone,滨蒿内酯)可能是最主要的活性物质[5]。正是这样一篇文章,让我觉的得茵栀黄还是有那么一点小出息。
遗憾的是,这只是非常基础的一个研究,虽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茵栀黄降胆红素的原理,但出于中成药多组分的尴尬事实,很难继续深入研究。幸运的是,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结构明确的单一成分可能是主要起作用的物质,按照西药研发的思路,走着青蒿素的路子,未来成功开发成分明确、有确切疗效、副作用小的治疗黄疸的药物,不是没有可能。目前看来,黄疸治疗没有明确有效的治疗药物,第一个研发成功治疗黄疸的药物必定是重磅炸弹。
当然,这只是喂药师的一番愿景。因为十多年过去了,对于茵栀黄的研究、对于那个可能的有效成分研究并没有什么进展。反而是充斥着一些诸如『茵栀黄联合某某治疗黄疸的临床观察』这样毫无借鉴意义的无聊文章。
因此,在『是否有确切疗效?谁在起作用?
本文发布在 www.jjys168.com,所有图文/视频/内容,均来自于网络,所有素材的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与本站无关。本站只是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的空间服务。文章仅作为信息展示使用,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