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6岁 > 儿童教育
单亲教育
总是会有部分家庭因为父母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从而导致家庭关系破裂,从而导致孩子由父母中的一方抚养,成为单亲孩子。这样的孩子极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必要的单亲教育不可或缺。
单亲教育

1、单亲家庭是指至少有一个孩子与单身家长居住在一起的家庭,还有一种从家庭经济评价角度的定义为:一个收入单位其中只有生亲或养亲带着需要抚养的在学或学龄前子女。

2、所谓单亲家庭是指夫妻离异、一方死亡、夫妻分居等形成的由子女和其中一方共同组成的家庭,所有单亲家庭中尤以离异单亲家庭给子女造成的危害最大。

3、所谓单亲家庭是指由于丧偶、离异、分居或者构成家庭主体的成员不齐全的家庭,由母亲或父亲单个抚养的孩子即为单亲家庭的子女,近年来随着离婚这一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在新入校的大学生中单亲家庭的学生逐年增加。

4、所谓单亲家庭是指没有丈夫但可能有18岁以下孩子同住的单亲(母亲)家庭,各族裔间的单亲家庭比例不尽相同,以纽约州为例亚裔中单亲家庭比率仅为4。

5、单亲家庭是指只有母亲(或父亲)与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90年代初开始俄罗斯的单亲家庭大量出现到1994年已占家庭总数的13.4%,单亲家庭的主体是单身母亲及其子女组成的家庭占单亲家庭总数的94%。

自闭

家庭的破裂,仿佛是“天降横祸”,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因而他们遭受的打击比父母更大,而且孩子比大人敏感、脆弱,他们还不具备自我调整心理的能力,一时还难以面对家庭破损的严酷现实,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闷闷不乐。孩子也懂得比较,他们会拿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比,感到自己处境已大不如前,拿自己与健全家庭的孩子比,自感不加别人家的孩子,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变得胆怯,缺乏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而且因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这些孩子由于被父母所疏远而产生抑郁,不愿与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厌烦的心理表现出神经过敏的症状。他们总怀疑别人会在背后议论自己家庭的缺损和父母的离异,认为别人都瞧不起自己,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便自我封闭,不愿外出活动,不愿与人打交道,表现出孤独、内向的性格特征。

自卑

由于一直生活在完整的家庭里,面对家庭的突然破裂,孩子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无法适应无父或无母的环境。孩子的心理没有成熟,他无法去体会父母们的生活,无法理解父母们的苦衷,幼小的心灵脆弱、敏感,没有自我调适的能力,一旦受到冲击,就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特别是看到同伴们与父母亲亲热热、幸福美满地玩耍、嬉戏的时候,孩子最容易想到自己过去的生活。而现在是今非昔比,心中的悲伤、失落使得他们产生忧郁和自卑的心理,孩子们找不到自己的快乐,看不到自己的快乐在那里,于是拒绝快乐,沉浸在忧虑、悲伤中。

同时孩子这时最敏感,面对同伴们和社会的关怀,他们会过于在意,甚至发生误解,长而久之,他们将从人群之中脱离出来,进入自我封闭和孤独的空间,从而导致性格交流的极大障碍,长此以往,他们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自责

自责表现为对个人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从而自我责备、自我鄙视、自我轻蔑,将一切的不如意归因于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单亲家庭的子女有较为强烈的自卑感,他们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悲观失望。

由于对自己的评价偏低,因此他们把工作和学习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产生不安、内疚、失望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导致自己的整个心理失去平衡。

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许多单亲家庭子女受到批评后,总认为是自己不好,在别人笑自己的时候,总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

焦虑

对人焦虑是调查与他人接触时,对困难和失败的预感程度的指标。单亲家庭子女在他们父母亲离婚的过程中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攻击,学习到的是讨价还价、相互敌视,因此,他们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心,他们的监护人由于家庭缺失而引起情绪失调,极易把这种情绪带到与孩子的交往中,孩子生活在提心吊胆中,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应付家庭破碎后的家庭关系,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到焦虑,缺乏安全感。

所以,他们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敏感,结交伙伴时总怕别人说自己的坏话,被人说了什么总是不开心,在对人关系上具有退缩、焦虑的特点。

抑郁

因为父母的分裂,必然带来家庭的硝烟或冷战,孩子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空间,时时为父母的关系而担忧,甚至有些家庭的孩子成了父母撒气、泄愤的出气筒,孩子成天处在恐惧和担忧中,没有安全感,时刻担心、害怕家庭战争的爆发,会使自己体无完肤。这样长期的生活折磨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对同伴永远保持距离,自我保护意识过强,敌对情绪很大,单亲家庭的子女常常感到压抑、郁闷、烦躁,心理困扰无处排解。

由于压抑太久,一旦爆发出来,能量也就越大,极易产生极端行为。这种倾向在女孩身上表现为想痛哭或离家出走,在一些男孩身上则表现为攻击行为。

妒忌

单亲家庭的孩子,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所能获得的享受,一般来说不如健全家庭的孩子,而这些正足每个孩子所渴望的。由于健全家庭的孩子能得到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容易得到,他们的心理就容易从最初的羡慕演变成妒忌、僧恨。在心理上他们会表现出对父母一方特别依恋,希望能从父母一方获得双倍的回报,在物质享受上,如果他们不能正确对待这种差距,认为别人能得到的,自己也应该能够拥有,就容易导致偷窃等犯罪行为的发生。

逆反

由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在“孩子圈”中地位不高,容易成为别的孩子奚落和欺负的对象。然而他们也渴望车严,渴望被人欣赏,于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有时甚至喜欢“顶牛角,对着干”,以显示自身的存在价值。

现在离婚率越来越高,很多孩子都被迫成为单亲家庭,这样会给孩子的心理上造成很大伤害,甚至误入歧途。那么单亲家庭如何教育孩子,使其走出阴霾呢?

1、让孩子明白父母仍然爱他:继续抚养孩子的一方要经常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对孩子的爱,让孩子感到愉快和安全,这样他们的身心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2、细心解释单亲的原因,不要给孩子带来任何消极想法:如果父母分开了,任何一方不得在孩子面前说另一方的坏话,更不能在分开后经常指责对方。要让孩子慢慢明白分开是因为父母彼此不再相爱,是大人一种决定和选择,而不是谁的过错。

3、父亲要身兼母职,母亲要身兼父职:不管父母原来是哪一种养育方式,在变成单亲家庭后,要适当改变自己,同时采取另外一种养育方式,让宝宝的人格发展更加完整。

4、让孩子学会承担家庭责任:不要因为孩子失去父爱或母爱就格外地娇惯他,要放心大胆地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时候要多鼓励他们,从而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对家庭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5、针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容易趋向内向和孤僻等特点,让孩子多接触社会,多为孩子创设一些人际交往的机会。

父母在感情出现分歧后都会采取离婚的方式解决双方的关系,但此时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那么在对他们的教育上,单亲家庭应该注意什么呢?

1、避免受害者心态。最好不要向孩子控告对方的无情和不负责任,不要试图将自己的创伤作为孩子今后成长的借鉴。

2、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有些事情会使他们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家长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发现有异常的苗头,及时跟孩子谈心,了解情况之后,能及时疏导的就及时疏导。

3、避免情感暗示过多。很多单亲孩子的家长总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都归咎于家庭的不完整,向孩子传递单亲家庭不正常的思想,使孩子也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

1.关于负疚和自责

爸妈离婚,都是我不乖。

我好好听话,你们别分开好吗?

家庭的分离,孩子是最无奈和无辜的。你有这种心理说明你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但是这种想法是没必要的。大人离婚是大人们的原因,跟你没关系,你永远是爸爸妈妈的宝贝,爸爸妈妈的好孩子。

2.关于抱怨

我什么都比别人差,因为我没有爸爸(妈妈)。

别人欺负我,都是因为我没有爸爸(妈妈)。

这一切都是爸爸(或妈妈)害我的。

家里都这样了,做得再好也没有用。

做你们的孩子,真倒霉!

不错,家庭的分离大人也有责任和过失,但问题是谁的人生没有错呢?难道他们是故意的吗?谁的家庭是完美的呢?谁的人生没有缺憾呢?难道天底下的人就你最倒霉不成?

有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说过,只要你还活着,就谈不上什么不幸。泪水会让视线模糊,抱怨会让痛苦加倍,你可以每天怨天尤人、顾影自怜直到你真地成为世界上最虚弱、最可怜的人,也可以勇敢地面对现实,包容并接纳自己的处境,积极地改变和创造自己的生活,直到你拥有被羡慕的人生。但是,你无法中立,两者只能选择其一。

3.关于孤独感、失落感和安全感缺失

没有爸爸(妈妈),再也没有人会爱我了。

爸爸(妈妈)分开就是不要我了。

如果连父母的感情都是可以破裂的,那还有什么是可以信赖的呢?

我担心妈妈不能保护我。

如果连给自己生命的人都不在乎自己,那还有谁会在乎自己呢?

爸爸、妈妈虽然分手了,但他们都是你的亲人,依然都是爱你的。不负责任的父母绝对是少数。假如你真的遇到这种情况,也不要紧,不要说单亲,孤儿又怎么了?“德不孤,必有邻”,只要你自己发展得好,待人好,你随处都能感受到温暖,你依然会有一个很幸福的人生。

想哭的时候就哭吧。哭够了就要擦干眼泪,看看怎样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好一些吧。那些遗憾的过去,就不要再提了,未来还长着呢。风水轮流转,30年河东,30年河西。只要不停下脚步,只要不泯灭希望,生活的绿洲就在不远处。

没有安全感的人,并不是他的世界更危险,而是他比别人更担心。这个世界上唯一让人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永远不要依靠从别人那里得到安全感,人最终都要依靠自己本身,只要自己坚强、独立,生活就没有让人担心的。

4.关于婚姻与爱情

那个男人(女人)抛弃了我们,男人(女人)真坏!

婚姻好可怕!

男人(女人)都不是好东西!

正如我们不能因为某一天风雨交加就断定每天都会如此一样,我们也不能因为父母爱情和婚姻的失败而断定所有人的爱情和婚姻都必然失败。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婚姻是人类精神和情感归宿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生命传承的一种需要。只不过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成熟去把握。其实,什么事情不需要我们好好把握呢?婚姻和爱情正如其他事情一样,本身并没有特别的危险。

5.关于家庭的差异

我感觉两个人的家不太像一个家。

经常被人“另眼相看”,我好痛苦!

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独一无二的,单亲家庭不过万千区别之一罢了。差异是世界上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单亲家庭不是另类家庭,而是健康家庭的一种。如果别人以异样的态度“关心”你,你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事,跟你没关系”。如果他继续追问,你就回敬他:“少见多怪”。

6.关于同龄人的疏远抑或孤立

既然他们不理我,我也不理他们(对于同龄人而言)。

我和他们不一样,没办法交朋友。

别人对待自己的态度,从根本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待他们。没有人会仅仅因为你只有“妈妈”或者“爸爸”而疏远你。是你的多疑、忧郁、落落寡欢,让人不易接近。只要你改变自己的状态,你就改变了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改变了自己的形象,你的人际关系必然大大改观。

7.关于父母的选择

既然你们最后要分开,为什么当初还要结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情经历,人生不可能不犯错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父母是父母,我们是我们。我们有自己的幸福和命运,我们有自己的态度和努力方向,我们有自己的机遇。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把握自己。

8.关于自己的出生和生命的价值

我的出生是错误的,因为我父母的婚姻是一次失误。

如果连自己的出生都没有充足的理由,那还有什么是值得认真对待的呢?

生命这样无奈,不如早点结束它。

如果家庭的完整都是不可企及、无能为力的,那还有什么是可以期待的呢?

任何人的出生都是一种偶然,但这个偶然是一种幸运。从生理学上讲,生命本身就是奇迹,成千上万的精子只有一颗有机会和卵子结合构成卵细胞,经过十月怀胎,才产生一个生命。因此,出生本身就是一次机遇,都是生命之神的一份厚爱。生命的美好与否,不取决于生命的处境,而在于人们对待处境的态度。乐观的人拥有快乐的理由,悲观的人拥有悲观的理由。两种人的理由同样多,可是乐观的人积极应对,生活会变得越来越明朗;悲观的人怨天尤人,生活会越来越晦暗。在很大程度上,命运可以由自己把握。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可以选择对待生命的态度,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手里有一副好牌而在于如何出好手中的牌。

只有当一个人有了足够的清醒和理智,他才会追问生命的意义;只有当这个人的清醒和理智进一步发展,它才会不仅仅追问生命的意义,而去拥有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或许就像一棵树,树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它本身,在于它对天性的顺应。杨树不能挺拔,果树不能结果,就会让人心中不畅。若是一棵树苗意外地夭折,则更让人伤心,尤其是对于栽培它的人。但是,树的意义既不在于世界多么需要它,是否离得开它;也不在于这个世界是否符合它的心意,而在于它作为一棵树活着,饱尝生命的烦恼和欢欣。

生命固然不是一场欢宴,也并非就是一杯苦酒,生命中还有太多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向往,还有太多的欢乐等着我们去品尝。乐观的人总有理由开怀大笑,悲观的人总有理由黯然神伤。

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都会表现有性格内向、孤僻、忧郁;但也有些孩子比较冷漠、叛逆。这些都跟家长的不良教育有关。下面就看一看单亲家庭的教育误区有哪些。

1、放任自流式的教育:有些父母在子女的供养、教育等问题上意见不一致,互相推诿、造成养而不教,孩子失去家庭的温暖,得不到完整的家庭的父母之爱。这样的家庭不但对孩子的教育无力,而且孩子精神上承受打击,因而变得孤僻、性格忧郁等等。

2、溺爱教育:在单亲家庭里尤为突出,这些现象的出现来自于家长的弥补心态和于心不忍,这种教育现象占整个单亲家庭教育的一多半。这样的教育,实际上成了学生将来犯罪的温床。

3、惩罚教育:生活在如此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具有恐惧感、自卑感、脾气暴躁、无自信心以及忍耐力不强等心理特征,也促成孩子性格内向、孤僻和抑郁等等。

孕期小助手

提交
1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月嫂培训\招生\考试\证书

精选词条

月嫂

搜索

育婴师
x
立即在线咨询
免费回电

电话全程免费,可以放心接听!

预约咨询

家家月嫂 家家月嫂

微信扫一扫

点击直接咨询

400-080-8850

免费咨询电话    |

你好,世界!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