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肚子胀,这4大消退法最快!
宝宝肚子胀,这4大消退法最快!
无缘无故就哭闹不止;
睡觉老是不安稳,老翻来覆去还惊醒;
突然不爱吃饭了,肚子里咕噜咕噜还老打嗝、放屁;
宝宝这是怎么了?
比起孩子生病的焦急心痛,这些“突然”出现的“小问题”是不是也同样让你抓狂?
这些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关联的“小问题”,有可能都是因为同一个原因——宝宝肚子胀得不舒服啦!
宝宝好像没吃多少,也没做什么呀,怎么莫名其妙老会胀气呢?
一、孩子“膨胀”,太容易
孩子胀气有很多种原因,六师妹会根据年龄段分开来讲,并给出相对应的施用小技巧。
1、“小奶宝”看这里
母乳喂养宝宝,喂养姿势不对,会导致宝宝吃奶的时候吞下了大量的空气引起腹胀。
吃奶粉的宝宝,不合适的奶瓶和错误的冲泡方法都会让孩子喝进大量空气。
小宝宝胃的位置相对比较低,每次喝完奶轻轻拍嗝,不仅可以减少胀气的可能,还能有效预防孩子吐奶。
2、“大宝宝”在这里
相对小宝宝,已经添加辅食的大宝宝们容易肚子胀的原因那可复杂多啦。
吃得不对
有的食材吃了上火,有的吃了寒凉,还有的吃了会胀气...
挑几个常见的产气代表来说说:有土豆、红薯、板栗、胡萝卜、豆制品、碳酸饮料等。这些东西稍一吃多,孩子胀气的可能性可是噌噌噌往上升的。
真的吃太多
孩子的胃容量比大人小很多,而且普遍很贪吃,有时候出现肚子胀可能就是因为吃多了!
儿科工作这么些年我发现,好多孩子都是属金鱼的,只要是好吃的就一直吃。
不信你放一堆好吃的在孩子面前,一下午不管他肯定都给吃光了。等他停下嘴的时候,那肯定已经到了喝口水都想吐的地步了。
吃伤了
很多宝妈都分不清吃多了和积食有什么区别。
吃多了是偶尔吃多了不消化胀在胃里,是偶发性的,长时间吃太多会引起积食;
积食是长期吃多了,脾胃消化吸收不过来,食物长期堆积在脾胃里,是对脾胃功能有影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的。
积食又分为了脾积和胃积,脾积的孩子大多光吃不长肉;胃积的孩子因为胃里长期有堆积的食物,所以经常有饱腹感,不觉得很饿,典型表现就是不爱吃饭,要吃只爱吃口味重的。
换个吃法
土豆、红薯、板栗、豆制品等食物都容易产气,日常饮食中不要给孩子吃得太多。
对于小馋猫类型的宝宝,宝妈最该做的是引导,同时做不吃零食的表率。
可以告诉孩子:宝宝的肚子里有个好朋友叫“胃”,如果吃饱了就不可以再吃了,不然你的好朋友就会生病很难受。
方式不要太粗暴啦,不然可能给孩子留下一个既不准他吃好吃的,又凶巴巴的印象。
帮胃运动
饭后带孩子散散步、做小游戏都是不错的选择,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把肚子里的空气排出来;
如果孩子还是腹胀难受,可以给孩子揉腹。以肚脐为中心,用三根手指的指腹顺时针轻揉孩子腹部3分钟。
推动脾胃
不管是脾积还是胃积,积食对孩子健康都是有影响的。
比如积食会产内火,虚火上延的时候可能会引起孩子鼻炎、扁桃体炎等。反正那个部位比较薄弱,虚火就会往哪里攻。
贴出健康
每个孩子的积食程度和脾虚程度都不一样,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必要用穴位贴。
但孩子出现:早起有口气、下眼袋和鼻根发青、超过1年以上孩子光吃不长或不爱吃饭、舌苔厚腻、动不动就便秘、拉粑粑有酸臭味等等情况时,是可以考虑给孩子使用穴位贴的。
90%的孩子出现肚子胀宝妈都是可以通过正确的方法自己解决的,但是如果自己解决不了,或碰上特殊情况,建议不要盲目给孩子吃药,向医生求助是最好的办法。
1、严重腹痛
在腹胀的同时伴随剧烈的腹痛,建议您不要在家自己处理,尤其是宝妈一碰孩子腹部,孩子的反应很大,哭得更厉害时。
2、恶心、呕吐
小馋猫吃多了也许会吐一点儿,这个没多大关系,但是如果超过12小时还在吐,或是12小时内吐了3次或3次以上,建议去医院。
3、持续腹泻
腹泻是孩子最常出现的消化道问题,但如果出现粑粑粘稠气味特别大,大到亲妈都要戴口罩那种,腹泻超过3天、孩子精神状态不好时,也要去医院求助医生。
曾有专家说,腹胀是消化道系统里除了便秘和腹泻以外,最让孩子难受的,却也是最容易被家长忽略的。有了这些小诀窍,再也不怕孩子因为腹胀受罪啦!
本文来自 家家月嫂:www.jjys168.com(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