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男孩开网店赚钱”!张雅莲老师节目里和您聊财商!
“5岁男孩开网店赚钱”!张雅莲老师节目里和您聊财商!
欢迎大家关注每周三晚22:05
张雅莲老师北京卫视“爱幼星球”节目
孩子的财商到底如何培养?
这期的《爱幼星球》节目,我们会围绕“怎样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展开,请问宝爸宝妈们,在家里,你们会怎么样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呢?
有些家长乐意把零用钱与家务“挂钩”,每项家务明码标价。
还有些家长会用金钱奖励孩子的好成绩和好习惯。金钱的奖励对孩子真的有益处吗?
这期我们会请到两组家庭,对于孩子的财商教育,他们是如何培养的?两组家庭的教育方式科学合理吗?张雅莲老师针对父母的财商教育方式,又会提出怎样的建议呢?
第一组家庭是来自吉林的小葱花,她看到新玩具总是“想方设法”的想要买回家。
妈妈为了控制孩子的购买欲,只好想出通过做家务、做作业的方式让孩子获取零花钱,购买新玩具。
妈妈原本的动机是好意,希望孩子能通过做家务来获得自己想要的玩具,但是金钱的奖励却影响了孩子做事的兴趣“动机”。
小葱花妈妈现在很困惑,不知道这种方式怎么做调整?对于小葱花妈妈的困惑,张雅莲老师会提出什么样的建议呢?
张雅莲老师建议:
1.对于妈妈让孩子通过赚取零花钱的方式获得奖励,本身这种创意奖励方式是可以的。
2.通常家长会认为,钱是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其实精神方面的奖励,它的持久性一定会比物质层面来的更长久。确实在财商的概念中,物质奖励有两个东西不可以讲,一个就是力所能及的基础家务,这是全家人的责任每个人都要做的。
3.还有就是学习不奖励,学习你会发现她是发自内心的对学习产生兴趣和外在的内制力给的那种非常强烈刺激的奖励,那是得到的结论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通常这两个是特别不建议用金钱来奖励。
第二组家庭是来自湖南的何昊东,6岁的东东已经具备了出色的策划能力和经营头脑。会通过“按次收费”让小朋友们玩玩具,甚至在网上策划直播活动帮助开玩具店的爸爸。
爸爸对于给孩子奖励100块的“轻描淡写”,专家对此提出了质疑。
孩子对金钱重视程度已经超越了孩子在这个年龄的范畴,这种财商培养方式是需要改变的。针对爸爸这种教育方式张雅莲老师又会提出怎样的建议呢?
张雅莲老师建议:
1.给孩子金钱物质上的奖励,不建议太直接。
2.金钱刺激可能会导致孩子对做事情的意义模糊不清。
3.财商涵盖:正视金钱、延迟满足、理性创造和消费、对时间的把控以及对机会的把控。
4.财商是人格教育,需要全方面的培养。
5.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如何正确消费。
张雅莲老师表示:如果想培养孩子财商,其实有特别多的方式,包括大家可能都会知道巴菲特做了一个漫画,这个里面它体现说让家长通过看这些漫画构建孩子的财商,可是里面没有太多的金钱。
他给孩子设计了一整套的财商培养教材,当时他设计这套教材的原因也是因为这部分的教育缺失的实在太严重,于是自告奋勇,自己亲自参与创作,制作了一整套的教材 + 动画,在绘本里,巴菲特先生化身神秘俱乐部的主任,与三个有想法、有激情、但性格迥异的孩子一起讨论如何投资和理财,是一本非常适合孩子们研读的理财启蒙。
给孩子建立内在“动机”
在培养孩子某种行为习惯或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情时,不适宜直接用物质条件作为交换。
父母要从一开始便告诉孩子:“做家务是每个孩子都要学会的技能”,“当你变成勤劳的人,妈妈会很骄傲”,“认真写作业的孩子是个优秀的孩子”……给孩子建立内在的“动机”。
适当的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你可以有物质层面,但是物质层面最好是有一个延迟满足的概念,我们要当时兑现。
因为我们有做过科学认证,凡是愿意能够接受延迟满足最终得到奖励的孩子,他日后的抗挫败能力,包括坚持的这种能力会越强。
张雅莲老师表示:儿童财商你不能淋漓尽致的像成人财商那样完全的展现出来,如果完全式的展现出来,孩子脑里只有钱,没有人情、没有世故、没有帮忙,一切都以钱为主。
跟孩子讲清道理,共同协商
奖励,只是一种教育孩子的辅助方法。
父母们并不能靠简单的奖惩措施,就培养出一个好孩子。
最忌讳的就是“图省事儿”,跟孩子说做了这个就奖励什么,不做那个就奖励什么,看着孩子乖乖地去做,就认为万事大吉了。
其实这么做,忽视了跟孩子讲道理、教会孩子应懂得的规矩这件事,对孩子的影响并不好。
如果要制定奖惩措施,一定要给孩子把道理说透,得到孩子的充分认同,并且跟孩子协商好,让孩子有真正的内在动力去坚持。
财商是人格教育,需要全方面进行培养
所谓的财商的概念它是包罗万象,它是关于一个人格的教育。
张雅莲老师也对昊东优秀的部分进行了夸奖,观看完节目,从昊东整个表现可以看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的强,比同龄的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对事物很精确的描述能力,是超出这个年龄层孩子很多。
但爸爸也要在其他方面,也要多加一些渗透。为孩子建立一个正确的消费观,培养孩子有一个正确的财商观。